學術論文的格式要規范,語言也要規范。語言的規范,主要指講究科學性和邏輯性,各個方面的細節表達全部符合書面語言的語法規則,符合漢語通用表達習慣和專業化書寫規定。它既不于口頭語言,也不同于一般性交際的文章語言。具體一點說,論文的語言不僅要看句式結構是不是完整,所用詞、句是不是得當,能不能達意,合不合語法規則,詞序是否合乎習慣,表意合不合邏輯句子之間、句群之間的聯系是否順暢,而且還要看是不是嚴謹、清晰的科學語體,邏輯定語和復合句式的使用是否合體,專業術語的使用是否恰切,符號、公式、表格、圖像等超自然語言符號系統是否合乎既定的要求,等等。
有一部分畢業論文,在文法、表達上的問題很多。諸如前后節,句式聯貫不起來;語義模糊,層次紊亂,條理不清楚;文意反復前邊說過的,后面又出現;文句拗口,別扭不順;句子成分殘缺、順序顛倒;同音詞、近音詞混淆,結構助詞“的、地、得”不分;表達不合邏輯,經不起推敲;關聯詞語不配套等等。這些問題說明,大學生要在平時加強書面語言規范化的訓練。論文語言表達的規范化,可以歸結為準確、流暢和精當3個詞準確有利于提高表達的清晰度。準確包括用詞要準確,造句要合乎邏輯,合乎語法規則,合乎特定表達的需要,而且要表達得嚴密。詞、句是否準確,直接關系到全句、全段甚至全篇意義的表達。對關聯詞語而言,要前后緊扣。論文中關聯詞使用較為普遍,因為所以;要么要么;不但而且,等等。
詞用得好,可以使文章嚴密緊湊,準確有力文從字順,是對畢業論文語言的最基本、最起碼的要求。流就是讀起來通順,流利,不要出現疙疙瘩瘩、別別扭扭的現象。暢意味著遵守公認的語言表達習慣和語法規則。作為語言使用則的語法
,是使用同一種語言的人共同遵守的,如果違背這些規則,那么語言就會生硬別扭,所表達的意思也就很難為別人所理解。在一般情況下,句子成分的主干部分是不能隨意省掉的。
果省掉了不該省略的句子成分,文義就可能殘缺不全,意思也表達不清楚。所以造句要使基本成分完整,附加成分也不能忽略。
精當就是表意精細,恰當。造句如果不當,用詞、用語粗疏空洞,模棱兩可,就不能清楚地表達作者的意圖和特定的內容。技語中的近義詞、同義詞很多,有些近義詞粗看起來,意思區別不大,但若仔細地分析,就會發現含義有細微的差別。這就要求認真琢磨每一個詞,使用最恰當的詞語。詞與詞的互相搭配以及詞序的排都是有條件的,忽略搭配習慣和特定條件,就會犯搭配不當和不合語法規則的錯誤。
有些畢業論文中出現一些自造的、別人不懂的語言,造成語意怪僻不通。例如,有位學生在寫《情感激發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》一文時,文中出現了這樣的句子:
情感因子的升騰,能造就一個時代的健體和強智,郁金般的純得之愛,會使師生間等距離的系統情感發生化學質變,從中樹起愛幟與信旗,去消除復雜的二律背反和逗輯歸化,達到赤子般的癡通和哀融。
這一段話,不到百字,卻有15個詞匯不妥,生搬硬套,扭幅不通。魯迅曾經批評這類文字游戲現象說:“摘些好看而難懂的字面,作為變戲法的手巾,來裝潢自己的作品’吻。無論寫什么題材體裁的文章,怪癖、荒誕、生硬都是要不得的。